科技執法可以申訴嗎?科技執法常見問答一次搞定
發佈於 2025/08/6|
發佈於 2025/08/6|
近幾年政府力推科技執法,是警察機關監控違規的重要工具。從固定式測速照相、區間測速,到闖紅燈、違規變換車道、未繫安全帶等違規行為,科技執法無所不在,督促駕駛人「別抱有心存僥倖的心態」。
然而,很多車主都有疑問:科技執法能申訴嗎?罰單多久會寄來?本文將由PAMO車禍線上律師團隊,帶你一次搞懂科技執法的法律基礎、處罰內容、申訴流程與相關應對策略。
PAMO車禍線上律師團隊所經手的車禍累計超過1500件,我們深知車禍處理陷阱多多,針對全台汽機車駕駛人,提供創新的會員制法律服務。有事立即問、問到飽,車禍問題妥善處理到底,用不到還能退費。
ㄧ、設計科技執法的目的何在?
二、科技執法到底在抓什麼?罰多少?
三、常見問答 Q&A
四、科技執法時代下,車主該怎麼做?
五、結論:不怕科技執法,只怕駕駛疏忽
科技執法主要目的是:
其依據為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第7之2條第一項第7款,多建置於交通熱點,且須要在各縣市警察局網站公告。
常見的科技執法項目如下:
違規行為 | 科技執法類型 | 罰鍰範圍 |
超速 | 區間測速/定點測速 | NT$1,200~36,000 |
闖紅燈 | 紅燈照相 | NT$1,800~5,400 |
不禮讓行人 | 行人穿越道監控 | NT$1,200~3,600 |
違規變換車道 | 車道監控 | NT$600~1,800 |
違規停車(公車站等) | 道路攝影監控 | NT$600~1,200 |
不一定。科技執法設備依照安裝的角度、時間、天候條件與車牌辨識技術,確實有可能出現「無法辨識」、「拍攝不清」、「遮蔽號牌」的情形。但目前科技執法的設備準確度相當高,且不論白天或黑夜都能清楚拍攝,在晚上不用閃光燈就能捕捉違規畫面,只要照片具體、清楚呈現違規事實,即可成為處罰依據。建議駕駛人遵守法規,不要有「沒人看到就沒事」的念頭。
會。尤其是「區間測速」技術,更能防堵駕駛在測速器前減速、通過後加速的僥倖心理。區間測速會紀錄進出時間與距離,換算出平均車速,若超速,一樣會開罰唷!
一般來說,從違規日起算後的30天內,罰單會以書面方式寄送到車籍登記地址。但若有地址錯誤或郵遞延誤,可能會更久。
PAMO 提醒駕駛人:
您可在違規日後8~14天上監理服務網查詢違規紀錄(https://www.mvdis.gov.tw),即早掌握資訊。
可以不讓罰單寄到家。您可以考慮採取以下方式:
當然可以,但須注意時效與證據。
若證據顯示拍攝錯誤、或設備設置不合法,申訴是有成功機會的。但若違規事實明確,申訴僅能拖延繳費期限,則沒有實質幫助。
車禍後才恨早知道?!應對道路風險,你有新的選擇。
PAMO是專為台灣汽/機車駕駛人設計的線上律師服務,採會員制,每年$1200,相當於每月僅$100,若行車平安、用不到服務,還可退費。
其實科技執法並非獵巫工具,最初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行車安全。對車主來說,了解為什麼被拍、知道原因,才能避免再次發生同樣狀況。依法駕駛,遠離罰單,才是聰明車主的最佳策略。
如你有任何針對罰單內容無法理解、懷疑違法拍攝或不合理罰鍰,都建議尋求專業人員協助,PAMO車禍線上律師關心您的行車權益。
上下班通勤發生車禍,我該做什麼?勞工法規&權益讓律師告訴你
在停車場發生車禍,我該做什麼/不該做什麼?與一般車禍哪裡不同?車禍律師解析停車場常見問題
愛車颱風天泡水能賠償嗎?甲式/乙式車體險給賠嗎?
致閱讀到這裡的你/妳:
「車禍如何好好處理」,你想過嗎?
天天通勤,不出事最好,一有交通事故,處理不當,會浪費大把時間和金錢!
開車通勤族必備法律後盾【PAMO車禍線上律師】
車禍處理諮詢不限時 x 問到飽
第一時間到結案的重重關卡,即時提供建議
如何妥善溝通、爭取權益?因為明白,所以安心
成為會員,如同擁有個人專屬律師;你繼續上班、吃飽睡好,PAMO陪你度過難關、處理到位
◎ PAMO會員年費$1,200|每月只要$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