詐騙最新手法有哪些?數位工具篇|法律團隊帶你立即搞懂


發佈於 2025/11/6|


詐騙最新手法有哪些?數位工具篇|法律團隊帶你立即搞懂_PAMO車禍線上律師

近年詐騙手法大量結合AI與數位支付平台,使金融詐騙更具規模化與擬真度。專業組織觀察到「使用AI的詐騙形態」成為2025年最重要趨勢之一。165反詐騙系統顯示,假繳費、假投資、通訊軟體假消息等數位型詐騙金額與案件數都持續上升。

企業端也感受到壓力,因為遭遇到不少支付或款項詐騙攻擊或嘗試,其中商業電子郵件詐騙仍然是主要途徑。技術面上,語音與影像合成語音/影片在數位金融相關詐騙中快速擴散,有心人士可用極短音檔模擬親友或主管聲音,誘導轉帳。面對AI詐騙威脅,科技公司也推出對策(例如:Google的裝置端詐騙偵測),顯示企業端正積極尋求技術解決方案。

本篇由PAMO車禍線上律師團隊,為您整理2025年數位金融與通訊工具的詐騙手法。內容包含詐騙手法、真實案例、以及實用的防範與處理步驟,助你在數位時代守住您的錢包。

目錄:

一、2025年數位金融常見詐騙手法

(ㄧ)AI強化型語音/視訊詐騙
(二)自動化客製化詐騙
(三)即時支付詐騙
(四)虛擬貨幣與投資詐騙
(五)電子郵件詐騙與內部流程詐騙

二、數位詐騙的偵測與防範建議

(ㄧ)個人使用者
(二)企業/金融組織

三、如果已經受騙,該怎麼做?

四、結論

一、2025年數位金融常見詐騙手法

下列手法均以數位工具或支付平台為載體,有心人士利用自動化、AI或社群資料放大精準度。

(一)AI強化型語音/視訊詐騙

詐騙方式:利用少量公開影音(社群短片、通話錄音)訓練模型,生成類似親友、公司主管或銀行客服的音檔/影片,透過電話或視訊要求匯款、轉帳或提供OTP(一次性密碼)。

案例:某家長接到「女兒」的語音電話,聲音幾乎一模一樣、語氣哽咽,要求緊急匯款;家長誤信後匯款。

危險因素:AI可在數秒內產生高度擬真語音,降低受害者懷疑門檻。

(二)AI自動化客製化詐騙

詐騙方式:攻擊者用各類大型語言模型,根據受害者的公開資訊(社群貼文、公開資料)製作量身訂做的詐騙訊息,內容更合邏輯且更能騙過更能騙過垃圾郵件過濾系統。

案例:收到看似由銀行寄出的「帳戶異常需確認」email,內文列出受害者最近的交易細節並附上偽造網頁連結;受害者輸入網銀帳密後被盜。

危險因素:大量自動發送email,提高了詐騙成功率。

(三)即時支付詐騙

詐騙方式:利用即時轉帳、行動支付「秒到」特性,誘騙被害人在極短時間內完成轉帳,接著立即取走資金,或透過加密貨幣洗錢。

案例:假客服告知受害者「帳戶需重新認證」,要求先以 LINE Pay 或轉帳方式支付驗證費;資金轉出即被分流到多個帳戶。

危險因素:資金流動快速、交易一旦完成,難以追回。

(四)虛擬貨幣與投資詐騙

詐騙方式:透過假投資平台、假代幣或「高收益智能合約」,誘導投資後,平台卻關閉或無法提領。

案例:有心人士於社群群組吹噓「保證回報」或「保證獲利」的去中心化金融新項目(投資標的),受害者投入後,卻無法提領。

危險因素:加密資產去中心化、跨境並結合虛擬貨幣洗錢,規避現有法律、被騙的資金回收難度高。

(五)電子郵件詐騙與內部流程詐騙

詐騙方式:假冒公司高層或供應商發送付款提醒通知,或侵入內部郵件系統、下達匯款命令。2024–2025年商業電子郵件為企業大額詐騙主因。

案例:財務收到偽造的公司高層電子郵件,要求改匯帳號,結果匯給詐騙帳戶。

危險因素:單筆損失金額可能很高,且信任度高,使人更易執行付款。

二、數位詐騙的偵測與防範建議

以下分別以「個人使用者」與「企業/金融機構」的角度,提出具體可執行的防範建議。

(ㄧ)個人使用者

  1. 接到緊急金援要求要二次驗證:
    先用另一個平台(例如:打受害人本人手機或私訊)確認該請款真偽。
  1. 不在未驗證連結輸入帳號密碼/OTP:
    銀行不會以簡訊或電話索取完整密碼或OTP。
  1. 別輕易掃描陌生QR Code:
    詐騙QR Code可能直接導向假支付。
  1. 提升行動裝置安全性:
    例如:更新系統、啟用Google/Apple的詐騙偵測、確保阻擋垃圾訊息等。
  1. 用受信任的官方管道驗證通知:
    通知若來自銀行或公家機關,務必透過官方客服或官網核對。
  1. 警覺社群過度「保證高報酬」的投資訊息:
    高報酬往往為陷阱。
  1. 保留交易證據並記錄可疑連結/音檔:
    遇到詐騙,立即備份對話、錄音、轉帳明細等證據。
  2. 學習辨識深度偽造的痕跡:
    例如聲音過於平滑、背景噪音不自然,或影片有極小的對位誤差。

(二)企業/金融組織

  1. 多因素驗證+改變風險管理方式:
    偵測異常登入或異常交易模式。
  2. 即時付款暫停與人工審核機制:
    對大額或異常收款先凍結並人工確認。
  1. 部署AI驗證假訊息/偵測深度偽造工具:
    結合裝置端與伺服器端的偵測。
  2. 員工資安訓練:
    防止內部被假商業電子郵件或釣魚郵件利用。
  3. 帳戶與資金流向溯源合作:與銀行、支付平台建立快速通報與協助凍結機制。

三、如果已經受騙,該怎麼做?

  1. 立即報案並向銀行申請緊急凍結/交易攔截:時間愈短愈可能追回款項。
  2. 保存所有證據(對話、截圖、匯款單、對方帳號)並整理時序。
  3. 向支付平台、該筆入款銀行或第三方支付通報,請求協助回收或凍結帳戶。
  4. 如為跨國匯款或與加密資產相關,儘速聯繫警方及專業律師與資安公司協助追蹤。
  5. 依案件性質,考慮刑事(提告詐欺)與民事求償並行。

延伸閱讀:

「被詐騙錢拿得回來嗎?」律師深入解析詐欺罪有哪些刑責?要怎麼提告?
[法律觀點] 被詐騙錢拿得回來嗎?律師建議:時間是追償關鍵,這四件事記得做

四、結論

2025年的詐騙樣貌,已從單純話術進化成結合AI技術、深度偽造技術與即時支付的「數位攻擊生態組合技」。這不僅考驗個人警覺能力,也挑戰企業的資安與流程控管。無論是語音模擬親友、假投資社群,還是AI生成的釣魚郵件,詐騙正以更真實、更高效的方式滲透我們的日常。

要真正防堵數位詐騙,「科技防線+法律行動+使用者意識」缺一不可。對個人而言,保持懷疑、建立安全驗證習慣,是守住資產的第一步;對企業與金融機構而言,導入AI偵測與內控驗證流程,才能減少高額損失風險。而一旦不幸受害,立即報案與凍結資金是爭取時間、提高追回機率的關鍵。

PAMO車禍線上律師團隊提醒您,詐騙不分身份與職業,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被騙的目標。唯有持續更新防詐知識、善用法律途徑與科技工具,才能在AI詐騙橫行的時代,真正守住你的金錢與資訊安全。


致閱讀到這裡的你/妳:

「車禍如何好好處理」,你想過嗎?

天天通勤,不出事最好,一有交通事故,處理不當,會浪費大把時間和金錢!

開車通勤族必備法律後盾【PAMO車禍線上律師
車禍處理諮詢不限時 x 問到飽
第一時間到結案的重重關卡,即時提供建議
如何妥善溝通、爭取權益?因為明白,所以安心

成為會員,如同擁有個人專屬律師;你繼續上班、吃飽睡好,PAMO陪你度過難關、處理到位
◎ PAMO會員年費$1,200|每月只要$100

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朋友